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正镶白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同时借助乡村振兴契机,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
一是优化调整农牧业发展格局。依托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正镶白旗形成了北部沙区发展优质良种牛养殖业,中部平原丘陵区发展察哈尔羊养殖、良种肉牛扩繁及奶产业,南部农区发展特色种植和舍饲养殖业三条产业带。2022年牧业年度,全旗肉牛数量15万头,同比增长10.29%;肉羊数量29万只,同比压减5.2%;农作物总播面积26.47万亩,其中饲草料和特色蔬菜瓜面积分别达到8.33万亩和1.2万亩。累计建成中小奶畜养殖场24家,升级改造奶制品标准化加工作坊66家,培育SC认证企业1家。
二是做优做强特色农牧产业。投入衔接资金1.18万元,围绕脱贫人口产业奖补、特色产业发展、奶源基地建设等方面实施产业类项目24个。围绕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与天津农科院、河北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合作,引进纯血西门塔尔种牛50头,建成1处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示范基地,完成肉牛胚胎移植600枚。借助京蒙协作的有利契机,建成京蒙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引入了8家北京市种植企业(合作社),建设种植大棚1960座,种植面积达到3100亩。特别是在西瓜种植方面,各企业为我旗引入了麒麟瓜、小型L600等北京地区选育的新品种,每斤售价在4-7元左右,并免费向有意愿的种植农户提供种苗,帮助发展瓜果种植产业。此外,围绕1500亩黑豆种植产业,2022年建成了黑豆小镇加工厂1处,生产黑豆腐、黑豆腐皮、黑豆腐干、黑腐竹、包浆豆腐等产品,实现了黑豆产品就地转化增值。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户厕110处;分别在4个苏木镇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一处,在3个苏木镇建设一处高温垃圾焚烧处理厂,垃圾处理率提升到84%,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093.55吨、清理村内水塘16口、清理村内沟渠406.72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0071.03吨。开发保洁员公益岗位119人,定期清理嘎查村卫生。为各苏木镇购置垃圾箱、垃圾运输车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四是全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细化了“抓乡促村带户”的26项措施清单,在苏木镇层面健全苏木镇党委抓党建责任制,发挥抓党建龙头作用,推广“党员中心户+综合服务点”模式,推动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坚持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328个,选派网格长、网格员789名,积极推行“党建+治理+民生+发展”的一体化治理体系。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牧户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同时率先在全盟推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以文明团结超市为载体,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有效激发农牧民参与乡村治理、发展乡村产业、矛盾排查化解、人居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践行文明乡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