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奋进新征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西乌旗融媒体中心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进牧区、入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面反映我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生动展示全旗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
当前医疗救治,关键在基层。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要任务。为进一步保障牧区群众就医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中心卫生院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巴彦胡舒苏木中心卫生院位于巴彦胡舒苏木政府所在地,属于一类乙等卫生院。设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和内、外、妇、儿科急诊治疗业务,现有医务人员13名,卫生院承担着辖区内人口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等牧区卫生服务工作及嘎查级医疗机构管理。
随着发热患者的增加,卫生院每日接诊量较平时增加了5倍,完全是超负荷运转。“这段时间我们医护人员连续工作多日,随着阳性患者增多,院内医护人员陆续感染,全体医护人员坚持带病值班,还走访辖区内牧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为老人体检、送药。”卫生院院长苏乙拉图说。
为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服务作用,巴彦呼舒苏木中心卫生院在苏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与苏木政府联合组建医疗专业服务团队,通过家庭医生专业服务提供指导诊疗、送药等上门服务。
今天院长苏乙拉图带领他的医疗服务团队来到巴彦胡舒苏木朝鲁图嘎查牧民额日登乌拉家,为他的父亲检查身体、送药。
“您这几天感觉咋样?”“虽然不发烧、咳嗽,但还是走路没劲儿,身体乏力,所以这几天没出去,一直在家待着”,67岁的巴乙拉新冠感染后在家疗养,苏乙拉图院长询问着他的近期身体状况。
“这段时间一定要时时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咳嗽、发烧、血压升高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苏乙拉图院长叮嘱巴乙拉老人家属,给他量血压、血糖,检测血氧饱和度,查看老人服用药物,并免费送了指夹血氧仪。
巴乙拉老人:“我们苏木卫生院医务人员经常来到我们家了解我身体状况,给我检查身体,虽然在牧区,但我们不出远门,就在家能看病,真是太好了,真是太感谢他们了,谢谢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老年人身心健康!”
服务到家。该院共成立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临床医生和1名乡村医生组成。每团队服务2个嘎查,随访辖区内每家每户,耐心询问家庭每个成员健康状况,指导科学用药及健康饮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测体温、测血压、测血糖、血氧饱和度监测、调整药物等上门体检服务。同时为重症患者提供转诊衔接服务。到目前共签约336人,签约率达到90%以上 。
宣传到家。为了避免聚集,通过微信公众号、嘎查工作群、宣传栏等方式开展科学用药、居家康复等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每个家庭签约医生走访辖区内牧户时为牧民详细讲解防护及护理知识,让牧民知晓如何合理用药、如何预防病毒感染,全面提高了牧民群众健康意识。
管理到家。该中心管辖区常住人口6936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以上 。先后建立重点人群台账、次重点人群台账、一般人群台账、重点人群测血氧台账、重点人群送药台账等数据档案,扎实做好人员管理,及时掌握了辖区内牧民群众健康状况。
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巴彦胡舒苏木中心卫生院不断提升发热病人接诊能力,关心关爱重点人群,保障有序就医,扎实做好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轻症医疗救治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最大程度解决牧民群众就医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