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员会宣传部组织举办了“锡林郭勒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锡林郭勒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十八场,太仆寺旗专场新闻发布会。
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太仆寺旗委副书记王卫宏、太仆寺旗常务副旗长靳永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太仆寺旗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民生、城乡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记者站、锡林郭勒日报社、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
首先,请王卫宏女士介绍相关情况。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锡林郭勒这十年——太仆寺旗专场新闻发布会”。
十年跨越发展,十年沧桑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太仆寺旗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砥砺前行、奋勇争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十年来,太仆寺旗综合实力显着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浓墨重彩的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活美好的壮美画卷。
——这十年,我们全力以赴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扬长避短,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全旗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66.5亿元,年均增长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2.9亿元,年均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7789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2.2亿元,年均增长12.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21394元和6691元提高至2021年的40083元和15463元,年均增长7.2%和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6.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1亿元,年均增长4%,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这十年,我们初步构筑起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工业体系。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立旗之本、强旗之基,打破“工业发展受制于资源人才匮乏”的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人力资源优势,把握锡盟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育产业。累计引进建设唐合人造金刚石、五丰肉牛精深加工、佰惠生制糖、生泰尔制药、雄安纸塑制品、85万千瓦风电等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个,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户,工业税收占比超过45%,初步形成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新技术和轻工建材行业为架构,以肉、酒、油、糖、药、塑、电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锡林郭勒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区宝昌产业园成功升格为自治区二类园区,入驻企业由10户增加到55户,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驰名商标2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1家、自治区酒类院士工作站1家,工业产业门类由4大类增加到10大类,工业产品由近10种增加到超百种,安置就业由1500人增加到3100人。
——这十年,我们极大改变了农村牧区萧条破旧的落后面貌。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在全区创新提出“3+3”产业带贫机制,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资产收益、牛羊托养托管、“龙头企业就业+产业基地”“特色种养+庭院经济+电商”等6种带贫模式,累计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通过入股分红、兜底保障、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谋划建成一批优质产业扶贫项目,年资产和经营性收益近5000万元,176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7万元,73个重点嘎查村超过25万元。产业扶贫带贫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020年底高质量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顺利摘掉戴了25年的国贫旗帽子,与全国、全区、全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累计投入23亿元,改造农村牧区危房1.11万户,修缮房屋2.77万处,拆除危旧土房6.93万处,新建和拓宽通村道路579公里,硬化街巷588公里,安装“户户通”8335套,新建改造校舍21处,新建和维修标准化卫生室109所,配齐175个嘎查村文化室设施设备,建设便民超市和村级电商服务站167个,新建垃圾收集转运站55处、新型户厕3051处,栽植苗木38万亩,农村牧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着改善。认真落实“为养而种、种养一体”发展思路,累计减羊21.6万只,增牛2.3万头,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产业化经济,肉、油、糖、药、菜、薯等10个产加销链条初具规模,农企利益联结日益紧密,种养业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绿色化程度明显提高。
——这十年,我们摸索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建设管理路子。以新区完善功能、旧区改造提升为重点,不断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休闲小镇。累计投入20亿元,新建市政道路23.2公里,新增城镇绿化37.4万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到18.7%。新建自来水厂1处、改造旧区水厂1处,配套建设及改造供水管网59公里,供水能力提升一倍;新建及改造雨污管网144公里,污水收集率由67%提高到92%;新建热电联产项目稳定运行,配套新建供热管网17.1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7.5公里,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显着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2个,直接受益4518户。建设中水厂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具备运行条件;采取PPP模式利用中水建成宝昌文化公园,结束了宝昌镇没有亲水休闲健身场所的历史,显着提升了城镇宜居水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投运,居民区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彻底解决;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4137户,拆出空地1100亩,为城镇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这十年,我们竭力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始终将民生事业当作为政之本、施政之基,千方百计确保民生领域支出,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累计征集就业岗位7万个,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标准持续提高,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77周岁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十七连调”。经多方努力和不懈争取,促成太锡快速铁路途经太旗并设站,即将结束太旗没有铁路的历史,为太旗融入首都经济圈奠定了基础。新建改造县乡公路392.3公里,难行路段全部改善,长期制约全旗发展的省道304线即将竣工通车;新建4所公办幼儿园和2处农村教学点,中等职业教育中心、蒙古族学校综合楼、五小学综合楼、公共实训基地和7所小学塑胶操场、5所学校风雨操场等项目顺利实施,招聘急缺教师384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旗中蒙医院、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3所卫生院和11所蒙中医馆顺利投入使用,旗医院新增传染病、精神病等专业科室,引进血液透析、核磁、64排CT等先进设备,旗医院传染病房楼、旗疾控中心鼠疫监测项目投入使用,医疗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显着提高,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自治区卫生城镇。压实各方责任,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体系,3个PCR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建成全盟一流的医养结合示范性区域敬老院,开设床位300张,养老服务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被国家卫健委评选为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单位。新建社区服务阵地和卫生服务中心3处,公益性公墓和殡仪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新建和改造大型超市3处,建成4处职工文化健身中心,全盟旗县首家院线影院投运,乌兰牧骑艺术中心开工建设。中央环保督察、自治区环保大检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全面落实,草原植被平均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提高”。累计化解政府债务5.9亿元,债务水平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累计争取地方政府债券24.8亿元,保证了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心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这十年,我们切实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主体责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系列主题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治区党委28项具体规定和盟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深入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完成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全旗苏木乡镇党委、182个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如期实现“一肩挑”100%目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持续抓好上级党委、政府各类巡视巡察和督查考评反馈意见整改,供销系统、人防系统、政法系统、破坏草原林地、营商环境等领域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十年成长路,再创辉煌时。20.4万太旗儿女壮志在胸、豪情满怀,将以在锡林郭勒盟南部率先崛起的雄心,全面争先创优的信心,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决心,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感谢王卫宏女士的发布,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问题一:太仆寺旗立足农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哪些举措?有何成效?
请靳永河先生回答记者提问。
太仆寺旗紧紧围绕实施乡村牧区振兴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主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严格执行牧区草畜平衡、农区小畜全年禁牧制度,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天然草地载畜量控制在科学合理范围内,全面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累计发放奖补资金5274万元,惠及牧户811户2000余人。坚决打击项目区偷牧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推动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大力推进优良畜种培育,不断调整畜牧业结构,重点抓好肉牛核心群建设,粮经饲比例进一步优化,优质肉牛存栏数达11.5万头,肉牛核心群达27群,建成2000头规模育肥厂2处、2000头规模繁育场1处,签约百头以上规模育肥户46家。
三是优化农牧业结构调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42万亩,藜麦、种薯、甜菜、蔬菜、中药材、饲草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一薯独大”局面加速扭转,机耕、机收等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47%,实施高标准农田50万亩,农业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四是提升农牧业品牌建设。依托格瑞得种薯、红井源油脂、日升昌农科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产业化经济,以马铃薯种薯、亚麻籽、藜麦、莜麦、小麦、中药材、有机蔬菜、甜菜、高产饲料、优质葵花种植为主的10条产加销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全旗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10家,规范运行合作社282家,家庭农牧场达1232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稳定运行,全旗现有有机产地认证4405亩。
好,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问题二:太仆寺旗深入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在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有何新思路?
请靳永河先生回答。
太仆寺旗正在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精准谋划推进以自治区首个人造金刚石项目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
一是培育壮大现有人造金刚石产业。将现有唐合科技人造金刚石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建立工作专班,定期调研走访,全程跟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协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等各项工作,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部门、一位领导、一抓到底”的“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唐合科技人造金刚石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87亿元,项目一期稳定投产运行,可实现年产高品质金刚石 4亿克拉、钻石18万克拉;年实现产值2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2022年该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11亿元推进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
二是加快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围绕超硬材料产业,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引进和培育上下游相关产业,着力建设集生产、贸易、研发、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超硬材料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北方超硬材料中心”。截至目前,成功引进金刚石压机制造项目1个,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金刚石压机设备生产线,年内计划投资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和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全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环。
三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拟投资2亿元分两期建设超硬材料全产业链产业园区,并依托园区功能全面推进相关产业招商引资。同时,与浙江唐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由企业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值12亿元的人造金刚石等超硬材料全产业链项目,进一步推动形成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构筑超硬材料产业“强磁场”。截至目前,超硬材料全产业链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推进一期工程建筑设计和园区场地平整。
下一步,太仆寺旗将切实增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产业加强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新材料产业培育成为全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锡林郭勒这十年”主题太仆寺旗专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